· 肉品相關知識

煎牛排什麼時候撒鹽最好?侍肉師公開「調味黃金時間軸」,早10分鐘撒竟然是大忌?

大家好,我是第一牛肉的侍肉師。

「請問煎牛排到底要先撒鹽,還是煎好再撒?」這大概是料理界爭論最久、也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。

很多客人跟我分享:「我都在下鍋前趕快撒鹽,怕肉汁跑掉。」結果煎出來的牛排表面濕濕的,一點都不酥脆,甚至產生了「蒸肉」的效果。其實,鹽巴與水分的關係是一門科學,撒鹽的時機直接決定了牛排是「外酥內嫩多汁」還是「乾柴無味」

今天,我就從科學角度出發,分享侍肉師的「調味黃金時間軸」,讓您在家也能精準掌握煎牛排的撒鹽藝術!

為什麼撒鹽時機這麼重要?(滲透壓原理)

在揭曉時間軸之前,我們得先了解「滲透壓」。鹽巴具有吸水性,剛撒在生肉上時,會因為滲透壓將肉內的水分吸出表面,導致牛排表面變濕。如果這時候下鍋,熱能會先忙著蒸發表面的水分,而不是進行「梅納反應(焦糖化)」,導致牛排無法煎出酥脆褐色的外皮。

但是,如果給予足夠的時間,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。了解這個原理,我們就能掌握以下兩個黃金時機。

侍肉師的牛排調味黃金時間軸

準備料理前至少45分鐘,均勻在牛排兩面撒上粗海鹽

秘訣一:最完美的時機「提早40分鐘以上」(餐廳級做法)

這是頂級餐廳最常用的手法,也是讓牛排內部更軟嫩的秘訣。

  • 科學原理: 如前所述,剛撒鹽時水分會被吸出。但如果您給它足夠的時間(40分鐘至1小時),鹽水會開始破壞、溶解肌肉纖維結構(有點像是一種溫和的醃漬與軟化過程)。這時,帶有鹽分的肉汁會神奇地「被肉重新吸回去」!

  • 操作方法: 在準備料理前至少45分鐘,均勻在牛排兩面撒上粗海鹽。靜置這段時間後,您會發現牛排表面重新變乾爽了。這時下鍋,鹽分已經滲入內部,煎起來不僅表面酥脆,內部更是多汁、軟嫩度大增。

將牛排表面的水分用廚房紙巾徹底擦乾。架好鍋子、油熱到冒煙後,拿起牛排,這時才撒鹽,然後「立刻」下鍋 拷貝

秘訣二:最方便的時機「下鍋前最後一秒」(居家速成法)

如果您下班回家很趕,沒有時間等40分鐘,那就請務必在「最後一刻」才撒鹽。

  • 科學原理: 利用鹽巴還來不及將水分吸出的極短暫時間差,立刻接觸高溫,鎖住表面。

  • 操作方法: 將牛排表面的水分用廚房紙巾徹底擦乾。架好鍋子、油熱到冒煙後,拿起牛排,這時才撒鹽,然後「立刻」下鍋。這樣能最大程度保留表面的酥脆感。

絕對禁止的「自殺時間」:下鍋前10-15分鐘

千萬不要在下鍋前10到15分鐘撒鹽,這是最尷尬、也是最糟的時間點!

原因: 因為這時鹽巴剛好把水分吸出來,牛排表面正處於最濕黏的狀態,但又還沒時間把水分吸回去。這時下鍋,不僅無法產生梅納反應,釋出的水分還會降低鍋溫,最後變成「水煮牛排」。

關於黑胡椒與鹽種的選擇指南

掌握了時間,調味料的種類與順序也至關重要。

建議起鍋靜置後再撒上現磨黑胡椒

秘訣三:黑胡椒的「防焦守則」

很多食譜教大家「鹽和黑胡椒一起撒」,這其實有個風險。

  • 建議:起鍋後再撒黑胡椒。

  • 原因: 黑胡椒在高溫煎製下非常容易燒焦,產生苦味,掩蓋牛肉原本的香氣。除非您要煎的是低溫慢煎的厚切牛排,否則對於一般家用高溫煎法,建議起鍋靜置後再撒上現磨黑胡椒。這樣您能吃到最新鮮的胡椒辛香,又不會有一股焦苦味。

別用家裡的精鹽煎牛排!精鹽顆粒太細,溶解速度過快,且很難用手指控制份量,一不小心就會局部過鹹

秘訣四:鹽巴的種類選擇

別用家裡的精鹽煎牛排!精鹽顆粒太細,溶解速度過快,且很難用手指控制份量,一不小心就會局部過鹹。

  • 推薦:粗顆粒海鹽 (Coarse Sea Salt) 或 猶太鹽 (Kosher Salt)。

  • 原因: 粗顆粒能更均勻地附著在肉上,不會立刻溶解。煎好後咬下去時,那種微脆的顆粒感與鹹味爆發,能將牛肉的鮮甜味提升到另一個層次。


總結:
為了方便大家記憶,侍肉師將重點整理成下

煎牛排什麼時候撒鹽最好?侍肉師公開「調味黃金時間軸」,早10分鐘撒竟然是大忌?

掌握了這四個秘訣——「40分鐘法則、避開出水期、後撒胡椒、選對海鹽」,您的居家煎牛排風味絕對會提升好幾個檔次。

當然,調味只是點綴,牛肉本身的品質才是靈魂。歡迎來「第一牛肉」,無論是我們的實體門市或網路商城,挑一塊油花豐富的頂級牛排,只要簡單撒點鹽,就是人間美味!有任何問題,隨時歡迎來店裡或加入我們的LINE好友(點擊加好友)或FB粉絲團(點擊前往粉絲團)直接線上詢問,當然也非常歡迎您直接前來第一牛肉實體門市(點擊觀看地圖),現場會有專業侍肉師為您解答關於牛肉保存的任何問題。